YFP

2010年十月到2011年四月对玉树来说
是非常时期。希望大家及时慷慨解囊。
October 2010 to April 2011 is critical period for Yushu people. Hope that everyone can lent your helping hand on time



If you would like to make donation for Yushu through Yushu Fundraising Program, PLEASE do not donate money or place your order of T-shirt and album to other parties other than us:


Dr Rachel Ting Sing Kiat (tingsk@help.edu.my)
Lim Yan Ling (kathylim531@yahoo.com)
Jassic Chew Seow Ling (jassicchew2002@hotmail.com)
Poon Woen Jye (wendypoon90@hotmail.com)
Wong Shoun-Yie (lvc19_wong@helpmail.edu.my)
Vivian Pang Tyng Tyng (vivian@helpmail.edu.my)
Liang Yaw Wen (yaw_wen_1988@hotmail.com)
Lee Jie Ying (ashley891009@hotmail.com)
Jasmine Ng Siau Lian (nsl_7244@hotmail.com)
Chua Xin Rou (xinrou_67@yahoo.com)
Leong Kam Heng (jennifer24_09@hotmail.com)

Let's prevent swindler and inappropriate channels of money together.

Thursday, February 24, 2011

玉树灾区身心问题对治的现实基础和未来需要(一)

玉树地震灾区,也许是地球上离天最近的灾区了,而对于地球,它又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江的源头,可可西里也属玉树。所以,我用了这样一个名字。也可以看成是:天地仁心。就像“心事重重”的“重”当然是多音多意一样。

( 玉树藏族自治州(藏语:yul-shul bod-rigs rang-skyong-khul),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距省会西宁800km.北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为邻,东与果洛藏族自治州相通,东南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毗连,南及西南同西藏自治区的昌都地区和那曲地区交界,西北角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接壤。东西长738公里,南北宽406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最高点6621米。是长江落差最大的标志点。气候高寒。玉树藏族自治州总面积为26.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为30.23万人(2009年),其中藏族占97%。农牧业人口21.7万人。自治州首府驻玉树县结古镇。简称玉树州。玉树既是“三江源头”,也是“藏獒之乡”和“虫草之乡”。)

受灾群体的需要(意识、无法意识)和现实条件(宏观角度)

普遍需要

作为一个个体的人,无论有民族、人种、国籍、地域、宗教等何种或多种差异,在突发的、毫无思想准备的社会性、集体性、创伤性重大自然或非自然灾难面前,以及之后的漫长岁月里,都有着超越个体差异的普遍性需要。

这种需要有些可以被短时间内意识到,比如,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的需要、通讯的需要和大部分身体心理问题的需要;在地震等灾区,这种情形随处可见,无论玉树还是四川,地震最初的日子,大家都是一样首先解决最基本的衣物、食品需要,保证生命没有威胁,然后解决住所、通讯、出行等问题,再后来解决身体心理问题,当然此处所言心理问题并不是单纯指找寻心理专家或相关工作人员的那些“专业”领域心理问题,而是更多包括了有意识或偶然与近邻或亲戚或好友哭诉自己家遭遇等行为。这些需要也同样容易被救援者发现并尽力解决。

而有些需要甚至经过漫长的时间都可能无法清晰地意识到,比如,因为民族地域或其他综合因素区隔,教育水平、现代生活知识的差异导致重大身心疾病等现实问题对治意识欠缺、求助意识欠缺等被长,以至问题被长时间延误着,等到被发现或意识到,已经失去了救治的帮助的宝贵时机。这些需要因为服务时间、生活气候条件、服务人力物力等限制也同样容易被救援群体忽视。这类问题在地处青藏高原、交通十分不便、基础设施差、生存气候等条件差的玉树灾区尤其突出。玉树灾区震前基础条件最好的玉树县城所在地结古镇,但是震后,尤其救援医院撤离后,只有玉树州医院和玉树县医院承担几乎全部医疗方面的责任。医疗等详细情况,待第二部分详述。至于心理方面,因为综合因素等制约,能够实际开展系统专业工作的,几近于零。此部分,待第三部分详述。

当然,无论意识到和未意识到的需要很大程度上都是基于灾难本身带来的丧失和损失,丧失多无法挽回,比如亲人遇难;损失或可补救,比如财产损失等等。灾难直接带来的丧失与损失,可能会比较多的被关照,而且多指向普遍需要。而灾难间接引发出来的问题,因其时间、背景、人际等复杂因素则不容易被人注意并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支持。这种情况,更多与个体特殊需要有密切关系。

特殊需要

除了普遍需要,个体因族群、地域、宗教、习俗等差异而有着带有极强个体特征的特殊性需要。比如,宗教仪式、饮食习惯、服饰习惯、起居习惯等必须坚守,且被接纳尊重的需要。

有着这样的特殊需要的灾区,玉树又是一个无可争议的典型,其特殊程度也许又是一个世界上不多见的灾区。藏传佛教影响着他们从生到死的方方面面,藏族服饰本就是适合地域综合特点出现的,以糌粑、酥油、干肉、冻肉、茶为主的饮食更是无论遭遇什么、人在哪里都必须坚持的,至于天生游牧民族的种种起居生活习惯不待多言。

就饮食一个方面,地震后,这十个月来所闻所见让我们深感震撼。无论是依然在玉树的伤病员,还是转移出去的,哪怕承受饥饿,也坚持着自己的饮食习惯,甚至饮食习惯的受限会极大地影响到他们的情绪和身心疾病的治疗效果。当然这不包括大多数被现代化了的学生们,他们很小的时候便已经学会了吃好吃的零食。

还有一类特殊的需要,可能需要漫长的时间来建立信任,并深入个体家庭地震前的背景里,才能理解。这方面可能涉及家族史、家族病史、家族关系史,以及社会地位、教育背景等等。大多数人也许想当然的以为这方面多集中在心理问题,但从我们了解和遇到的情况看,在玉树灾区有更多问题集中在身体疾病久不得治和家庭成员生计方面。

疾病相关问题第二个部分详述。以家庭人员生计问题来说,一个玉树藏区家庭为了孩子教育或现代化条件等等原因,毅然决定改变祖祖辈辈的生存习惯,卖掉牦牛等财产,在玉树县城(结古镇)或购置地皮建房或租房临时居住,总之完成了城市化的第一步。但连带的问题还有很多,从小习惯牧区生活、现已成年或接近成年的孩子在城市里完全没有用武之地,也就是说年龄已经二十多岁,但完全没有能力养活自己,需要漫长的适应过程。偏偏玉树藏区孩子远比内地偏多,六七个孩子的家庭并不是少数。而在这种现实下,主人,也因告别了多年牧区生活,既需要迅速适应,也要应对自己的身体病患。再要养活一家“无能”的小辈和多病的老人,实在是不堪重负,若再遇到灾难、重大疾病,这样的一家人几乎陷于绝境。此类情形在玉树并不少见,加上有无户籍、是否本地户籍等关系灾后补偿等问题,其问题之复杂和艰难是外人无法想象的。但从小便学会顺天地自然而生的藏族人的坚韧和坚强也不是外人可以体悟的,这多少在心理层面帮助了他们应对困境。至于心理方面和宗教的作用留待第三、四部分详述。

转载自:
孟凡龙老师
于二月十六日在博客上载的文章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